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暑假警惕孩子消费成人化 财商教育要趁早

   日期:2024-11-26     来源:www.8cgj.com    浏览:598    
文章简介:暑假临近,不少父母给孩子的零烧钱更是宽松起来。由于孩子说,出去买饭、跟同学聚会、买课外书、送同学过生日礼物……几乎处处都要烧钱。

  暑假临近,不少父母给孩子的零烧钱更是宽松起来。由于孩子说,出去买饭、跟同学聚会、买课外书、送同学过生日礼物……几乎处处都要烧钱。父母“再苦不可以苦孩子”,再加上升学考试的“奖学金”、游玩“津贴”等等,于是乎,暑假的孩子最不差钱。

  【调查】 暑假烧钱大手大脚 花父母的钱不心疼

  孩子暑假有了“经济实力”,在大街小巷的消费场合,差不多处处都能看到出来消费的学生。一些学校的德育主任表示,暑假返校时常能看到学生拿着新潮电子商品跟同学展示,新款手机、电子相册、psp甚至ipad……学生们还常在一块议论到哪里玩、到哪里聚餐,花起父母的钱不心疼。

  上高中一年级的小徐说,去年暑假她曾约同学一块出去玩。三个女孩早晨在肯德基吃过早餐后,就开始逛街,看到喜欢的小玩意就买一些,还一块美甲。去火锅店吃午饭,然后上网,再去看电影,晚上吃烤肉,一天下来三个人花了上千元。有些男孩还约着去电玩城、k歌,花上2000多元都是正常的。

  小徐的状况并不鲜见。假期里父母常见给孩子较多的零烧钱,使得中小学生烧钱特别“阔气”。孩子假期零烧钱主要来自爸爸妈妈及亲戚的支持——爸爸妈妈给“奖学金”,爷爷奶奶给零烧钱,再加上有亲戚“赞助”。某重点中学班主任说,有的家庭条件很好的孩子一暑假能花五六千元,还不包含出去旅游成本。即便家庭条件一般,父母也不愿苦着孩子,一个假期会给孩子千元左右的零烧钱。事实上,从穿着上看,不少学生一身运动名牌,已经非常难判断学生的家庭条件。

  【看法】 警惕孩子成人化消费 看重“首次”

  新华中学德育主任张延江老师表示,目前因为单亲家庭、重组家庭的增多,有的父母存在肯定的补偿心理,“以钱示爱”,如此会助长孩子的娇奢心理。而且平常追求新奇和名牌,暑假烧钱又没节制,孩子小小年龄就掌控较多资金,会让他们从小就形成烧钱没节制的不好的习惯,提早有了成人消费观念。在暑假开始前,父母应跟孩子坐下来交流一下关于怎么样用钱的问题,对孩子推行财商教育:

  第一,模仿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天性,父母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消费观打造。父母要以身作则,改变“再苦不可以苦孩子”的想法,理性满足孩子需要,不可以有求必应,不可以由于自己条件还很好或出于鼓励是什么原因,给孩子过多的零烧钱,或者领着孩子出去过度消费。父母肯定注意不要用物质奖励等方法鼓励孩子学习。

  第二,父母要多注意察看孩子的表现、变化,特别看重孩子的“首次”,如首次去网咖、首次买名牌、首次聚餐娱乐等,要态度明确,正确引导。

  第三,父母可以尝试跟孩子制定暑假消费计划,将孩子期望得到的必需品、享受品列出;还可以“邀请”孩子参加个人投资理财,让平常只顾学习的孩子认识一下“管家”的困难。

  别拿钱跟孩子说事

  我家邻居李大姐,为了培养8岁的宝贝儿子从小就培养爱劳动的习惯,便做出了每洗一个碗就给他两角钱的决定。她万万没想到,还没有用上十分钟,儿子就把所有些碗、盘子、小碟都统统用水冲了一遍,一共40多个,李大姐乐不可支地给了儿子10元钱。

  非常明显,她的宝贝儿子不是刷碗,而是把原本就非常干净的碗、盘、碟用水冲了一下,便索要现钱,这种鼓励岂不是有点荒唐吗?不只在孩子稚嫩的心田中播下“资金至上”的种子,而且对孩子弄虚作假的行为还这样放任。

  时下,不少父母盼子成龙、盼女成凤,用“资金”鼓励孩子的做法数见不鲜。什么考双百给多少钱、老师表彰一次给多少钱、能当上班干部给多少钱……在他们看来,“钱”是勉励孩子的唯一灵丹妙药。

  其实,教子一直拿钱说事风险甚大。长此下去,一旦形成习惯便很难改变,使本来思想单纯的孩子把追逐资金当做他们追求的目的,使其在资金面前渐渐失去亲情和理性,这岂不是把他们引向了邪路?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